【道教文化】宗教类非遗项目:龙虎山正一天师道道教音乐
2024-10-0732
天师道音乐文献《梵音斗科》
清乾隆十五年(1750)娄近垣辑
天师道音乐目前已汇聚经韵曲目126首,
器乐、法器及曲牌23首
龙虎山正一天师道道教音乐(以下简称天师道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其分布区域包括我国长江以南各省,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等地。2014年7月,天师道音乐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师道音乐最早的科仪及音乐当推“旨教斋”“涂炭斋”,属早期道教斋仪活动。宋元以来,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主管三山符箓”“掌天下道教事”,天师道音乐极大地影响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地的道教音乐发展,并广泛吸收了昆曲、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南方民间乐曲的精华。经过1900余年的发展,天师道音乐不再是古时的黄泥涂面、敲盆击木,而是拥有笛、笙、箫、二胡、扬琴、琵琶、三弦、阮、筝、鼓、锣、钹、木鱼等多种乐器的组合,目前已汇聚经韵曲目126首,器乐、法器及曲牌23首。作为天师道音乐的主要传承力量,龙虎山天师府经乐团已成为乐师30余人、经师20余人的大型经乐团,曾应邀在我国内地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各国访问演出。转自微言宗教微信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