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研讨|泰山吕祖崇祀三题
最新动态
研讨|泰山吕祖崇祀三题
2024-08-104

  泰山及周边地区现存大量吕祖遗迹,展示了吕祖崇拜在泰山地区的影响。目前,学界对该地区吕祖崇拜关注较少1,未见专论。本文拟在爬梳现存文献及吕祖遗迹碑石的基础上,考述吕祖信仰在泰山地区流布之过程,以及该地区的吕祖崇祀。



吕祖崇拜传入泰山时间考



泰山吕祖洞

  吕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八仙”之一,唐末五代河中(今山西永济)人。2五代末,关于吕洞宾的传说就已经非常流行,两宋时期崇拜范围遍及安徽、湖北、山东、浙江等地3。泰山王母池东吕祖洞有诗碑一通,碑文为吕祖题诗二首,全文如下:







  昔日曾游此,如今九十春。红尘多少客,谁是识予人。回回翁题。绍圣戊寅三月二十一日留题王母池上。

  昔年留字识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无赖蛟虬知我字,故留踪迹不沉埋。回公再书。大定二十一年。政和丙申六月十八日题王母池北。4

  关于此二题诗,乾隆《泰安府志》名“宋刻吕纯阳诗”,《泰山图志》《岱览》称“回回翁诗”,《泰山志》名“回回翁诗刻”,民国《重修泰安县志》称“唐吕岩诗”。从现存记载来看,此二诗碑共有两通,试考述如下。明汪子卿《泰山志》卷二《列仙》曰:“吕岩:字洞宾,宋绍圣戊寅三月二十一日,书五言绝句于王母池,署其后曰‘回翁题’。政和丙申六月十八日,复书七言绝句,署其后曰‘回公再书’。前后书法皆类颜鲁公,‘再书’二字类迟贤亭刻,人莫能识。好事者摹其真迹于会真宫。观其诗,则知纯阳子三至泰山矣。5明《泰山志》直言吕岩“宋绍圣戊寅三月二十一日,书五言绝句于王母池”。可见,二诗刻一开始刻于王母池,后好事者摹刻于会真宫。又《岱史》卷十五《登览志》言:“吕洞宾书王母池……右诗刻石本州会真宫内,相传洞宾手笔也。6萧协中《泰山小史》言:“会真宫……有吕纯阳手书勒石。7均言诗刻存会真宫。《岱览》卷十二“回回翁诗刻”条云:“勒吕公洞壁……《岱史》云:‘回翁即吕喦,好事者摹其真迹于会真宫。’乃行草书,今在郡治南关帝庙内。此殆从会真宫重摹者也。8《岱览》之“此”指吕祖洞,即吕祖洞之题刻碑是从会真宫摹刻而来。至此,吕岩题诗碑共有两通,一通在关帝庙,一通在吕祖洞。清《泰山述记》卷六亦言:“宋刻吕纯阳诗二首,旧在王母池,今移府署南关帝庙”,卷十进而言“吕纯阳诗二首刻石嵌庙门壁间”。9考会真宫之变迁,知其宫原为古行宫奉高宫,宋真宗封禅泰山后,改名“会真宫”,奉祀昊天上帝,明代会真宫创建玉皇殿,万历二十二年(1594)毁于火,后其遗址并入关帝庙。10可见,清代之关帝庙实是在会真宫故址上扩建而成,即关帝庙之“回回翁题刻”实原存会真宫。另据孙星衍《泰山石刻记》记载,会真宫毁于火后,泰安州人吴希孔曾移《张志纯遗世颂刻》于关帝庙壁:“万历甲午(1594)秋,会真宫灾,刻无所附,余因杨道士请,移置关圣庙壁云。乙巳(1605)夏,郡人吴希孔识。11极有可能吕岩诗刻也是同一时间被移入关帝庙。

  吕祖所题第一首题诗的刻立年代为绍圣戊寅三月二十一日,即北宋哲宗绍圣五年(1098)。第二首题诗的刻立年代有二:大定二十一年(1181)、政和六年(1116)六月十八日。吕祖诗刻的刻立时间表明,至迟在北宋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8),泰山地区就已经有了吕祖崇拜。

  宋代吕祖崇拜除了在泰山脚下出现之外,也在泰山西麓的靳庄出现。嘉靖《山东通志》称:“纯阳子草书石刻,在迟贤亭壁石上,草书,十字不可辨,传云‘号咷归别处,结彩便飞云’。”12关于纯阳子草书十字石刻的解释,清人马大相《灵岩志》曰:“或有解作二十字。读者曰:天地道于斯,无为可是虚。铅汞三味药,造化并玄机。”《灵岩志》记载吕祖刻石的刻立年代为“乙丑年三月二十八日”13北宋乙丑年有三个,即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宋真宗天圣三年(1025)和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又前引明汪子卿《泰山志》卷二《列仙》 “吕岩”条提到“再书”二字与迟贤亭刻相似。靳八公所居靳庄与泰山相去不远,由此可见,北宋时期,吕祖崇拜已在泰山一带广为传播。

  除了吕祖题刻外,嘉靖《山东通志》还记载了“迟贤亭石刻像”,其言:“迟贤亭石刻像,在长清县东南七里,亭中有石刻女像,云‘宋靳八公妻,同仙去,遗此像’,笔意古雅,不详何人也。”14谓靳八公妻和靳八公一起成仙,并留有石刻像一通。至明代,迟贤亭已塌,明成化十二年(1476),长清知县重建,并把吕祖题刻也移至亭内。



吕祖信仰在泰山地区的

传播网络



  金元时期,全真道尊吕洞宾为全真五祖之一,加速了吕祖崇拜的传播,各处供奉吕祖之宫观庙宇数量大增。在这一大背景影响下,元代泰山也有了吕祖供奉之场所,即吕祖洞,又称吕公洞。泰山吕祖洞是一天然山洞,东为飞虬岭,北为虬在湾,西隔梳洗河与王母池相望。明萧协中《泰山小史》记载吕公洞形胜如下:“吕公洞,在岳之南麓,王母池侧,洞可容廿人。门外一水曲绕,水内石子突兀可爱。四顾垂杨,疏风密荫,清凉几欲醉心。”15吕祖洞,唐称“发生洞”,宋名“金母洞”。16宋大观元年(1107)正月,武夷进士范致冲游览泰山,作诗《吕公洞》一首并题刻在岱庙延禧殿,可知至迟大观初年,此洞就被称为“吕公洞”。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为了保护王母池池水,官府在王母池立禁约碑,碑文曰:“下有西王母池,次有吕翁洞,犹存圣像。”17可见,元代吕公洞又被称为“吕翁洞”,并且此时洞内已经供奉吕祖神像。又嘉靖《山东通志》卷三《山川》云:“吕公洞:在泰山下王母池东壁,一穴如宅,方丈余,内有吕公石像。”18由此可知,吕祖洞供奉神像形制为石像。嘉庆年间,诗人吴锡麒撰《游泰山记》,中云:“稍南有吕公洞……内有纯阳石像,两童子夹侍,秀目疎髯,自成仙格。”19是时,吕公洞内除了供奉吕祖神像外,另有二侍童配祀。从目前留存的有关吕祖洞的记载来看,明清时期,“吕公洞”和“吕祖洞”两个名称使用较广20

  明代,泰山地区吕祖信仰获得了更大发展。从地域上来说,明代吕祖崇拜在泰山主峰扩展开来,从泰山下吕祖洞到山腰马棚崖21、山顶白云洞22、山后蔚然阁吕祖洞23直至泰安城里吕祖祠,均奉祀吕祖。尤为突出的是,天启、崇祯年间,吕祖信仰传到泰山西支脉陶山,并在山下创建纯阳宝殿,奉祀吕祖。此后,此处成为明代泰山吕祖信仰传布的重心。

  纯阳宝殿位于肥城市湖屯镇吕仙村西南角,陶山东麓,又称“吕祖团瓢”。殿顶内为方形藻井设计,顶部有石刻莲花。殿顶外为圆形,顶部有石葫芦。关于纯阳宝殿的创建,明崇祯五年(1632)《“修盖团瓢”题刻》言:“大明国直隶河间府景州东光县道人曲全善,前来济南府肥城县西北二郎宫住持,今有徒弟高真玄,徒孙赵冲霼,仝发心修盖团瓢完乞。管修吕祖善人:景州东光县仁德乡五甲人杨可大、室人潘氏。崇祯五年十一月廿六日安座。”24由碑文可知,纯阳宝殿开始创建的时间为明崇祯五年(1632),创建者为曲全善及徒高真玄、徒孙赵冲霼。又明崇祯七年(1634)《创建吕祖团瓢碑记》曰:







  一日夜梦仙祖吕公俨然降临,香气袭人,三日不散,人人闻之,斯非有得于道而能神晤若此乎?因而处心竭力,募化钱粮,鸠工起石,创建团瓢一座,旧为吕祖栖止之境。无何,工修未几,飘然仙升,是玉帝上座而人间鲜真修矣。幸门人高真玄、赵冲霼等能继先师之志,一意修行,能述先师之事。工期完成,正塑仙容,旁列师像,焚香诵经,奉祀无间。是在全善,固开立山场,能建立百世不拔之基,而门人缵承师绪,亦能成千秋不毁之业,岂止为当今之盛事,一时之奇观也哉。

  由以上引文可知,曲全善创建吕祖团瓢之原因是梦中仙祖吕公降临,遂处心竭力,募化钱粮,鸠工起石,创建团瓢一座。但工程还未完成,曲全善就仙逝了。在其徒弟高真玄、徒孙赵冲霼的努力下,明崇祯七年(1634)最终完成吕祖团瓢的创建。又据崇祯五年(1632)《创修吕祖团瓢碑记》记载,当时捐资修建吕祖团瓢之人为景州东光县仁德乡五甲人杨可大及其妻子潘氏,他们在修盖团瓢的同时,发心塑曲道人真容像,并在门楣刻“纯阳宝殿”,以示标识。团瓢修建完成后,曲全善徒弟在团瓢内“正塑仙容,旁列师像”,供奉吕洞宾和曲全善。此事与光绪《肥城县志》记载较为一致,其言:“吕祖团瓢:在陶山东麓,明天启年间有羽士曲全善东光人来此感梦,募化鸠工,创建团瓢,供奉吕祖。工未竟仙去,其徒高真立、赵冲霼等继其志,工成塑吕祖像于其上,而以全善旁列焉。有崇祯七年参之古三才撰碑,澹然子古超凡书。”25

明崇祯七年

《创建吕祖团瓢碑记》

  纯阳宝殿创建之后,围绕其日渐聚集起了村落,关于此,光绪《肥城县志》言:“吕祖团瓢:在陶山东麓……今其村即以‘团瓢’名,水明山秀,亦一胜境也。”26该村因吕祖纯阳宝殿而取名“团瓢”,光绪年间始改称“吕仙村”。

  清初,吕祖信仰传入泰山支脉徂徕山及新泰城区,先后创建了隐仙观和吕祖阁。其中,又以隐仙观影响最大。

  隐仙观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徂徕山礤石峪,面南背北,依山而建。礤石峪内群峰兀立,松柏苍翠,景色清幽,清道光八年(1828)《泰安县志》称其为“徂徕第一奥区”。

  约明万历二年(1574),汶上道士于蚖虚创建隐仙观,于蚖虚仙逝后,兵部尚书路迎后裔、全真道士路圆守住持隐仙观。路圆守住持隐仙观后,苦行修道,对弟子严格要求,践行修道原则,日渐声名远播,以致纳兰明珠都前来问道。约顺治十六年(1659),路圆守在隐仙观创建吕祖蓬莱派。27自此,该观成为吕祖蓬莱派的重要传承地。路圆守住持隐仙观时,隐仙观即开始供奉吕祖。《泰山道里记》言:“西为升仙台,北为隐仙观,祀吕纯阳。内有玉帝阁、三清殿。”28又《泰山志》卷十言:“隐仙观,在徂徕之阳,小普陀岩南,祀吕纯阳。”29再如《重修泰安县志》卷二载:“北为隐仙观,祀吕纯阳,内有玉帝阁、三清殿。”30有清一代,隐仙观一直以吕祖为恭祀主神。

  同治、道光年间,吕祖信仰进一步扩展,长清五峰山吕仙洞、大峰山吕祖洞、莲台山朝阳洞吕祖祠,新泰新甫山吕祖洞、曝书山吕祖阁,宁阳云山吕祖祠,东平州南吕公堂、黄石悬崖吕祖仙阁,莱芜雪野吕祖泉等均为吕祖崇拜遗迹。嘉庆年间,泰山吕祖洞及王母池成为泰山吕祖信仰的中心。

  嘉庆二年(1797),山东巡抚伊江阿、泰安知府金棨在与吕祖洞有一河之隔的王母池内建吕祖阁,俗称“七仙殿”“八仙殿”“八仙楼”。31建完后,金棨于七真殿正门上悬木匾曰“大罗敷福”,上款题“嘉庆二年仲秋集经石峪北齐刻经残字”。吕祖阁以吕洞宾为奉祀主神,陪祀神为何仙姑、李铁拐及吕祖弟子柳树精、苗庆、济小塘、徼承光等七神像。吕祖阁创建时,专门请苏州虎邱塑工塑造神像,关于此事,民国二十二年(1933)《重修玉皇阁碑记》言:







  泰山之麓白鹤泉上,旧有玉皇阁。阁上塑有诸天神将,丰采色泽,奕奕如生,与他庙塑像逈异。故老传闻,清初敕修山工时,当道者由苏州虎邱山以重金聘来捏像工人,所塑与王母池八仙殿像同出一手,故精美绝伦,历久如新,是不第为应行保存之古迹,亦古遗美术工艺之不易多睹者也。32

  甚至百年之后的光绪七年(1881),易佩绅登览泰山时,仍对吕祖阁所塑神像大加赞赏,其言:“又入吕祖阁,见诸仙塑像,栩栩如生,不禁动把臂之思。”33其神像塑工之精湛,由此可见一斑。

  王母池与吕祖洞关系密切,宋代吕祖就曾在王母池题诗,清代时吕祖洞又曾名“王母洞”。连接王母池与吕祖洞之间的桥甚至被称为“王母桥”,《岱史》记载:“王母桥,在王母池上,桥之东则吕仙洞,桥之西则岳庙旧址,此第一胜境也。”34万历十一年(1583)十月,吴同春登览泰山,撰《登泰山记》,中述王母桥云:“东至王母池,两崖峙起,水声淙淙。度木桥,观吕公洞。”35因为夏天梳洗河水暴涨,木桥经常毁坏,如光绪二十九年(1903)毛澂于王母池、吕公洞之间所建之木桥,第二年就被冲毁。民国三十二年(1943),信众建石桥,名“八仙桥”。

  嘉庆二十一年(1816),岱麓信众又重修吕祖洞,关于此事,《清嘉庆二十一年重修吕祖洞记碑》言:“因石为庙,历有年所,第风雨未免侵蚀耳,今有岱麓诸君子会议重修”。36光绪二十九年(1903)四月,善士吕鸿龄与邑人重修吕祖祠,此乃最后一次重修吕祖洞之记载。37

  民国初年,泰山扇子崖创建吕祖祠,《三元殿灵山□□祖祠合记》言:“建□三元殿□前门吕祖祠,起灵山阁于祠上”38,吕祖祠至今仍存。



以泰山吕祖崇拜为中心

形成的故事及杂剧



  泰山地区吕祖崇拜的影响除了体现在分布广泛外,还体现在由信仰圈进入到文化圈,涌现了围绕吕祖崇拜产生的故事和杂剧。

  第一,围绕吕祖崇拜产生的传说故事。自北宋时期吕祖崇拜在泰山及其周边地区流布以来,围绕吕祖崇拜产生了吕祖度靳八公、单道人、虬在湾黑虬飞升及白氏郎等传说故事。其中,白氏郎的传说展现了碧霞元君信仰与吕祖信仰之间力量的消长,单道人的传说和虬在湾黑虬飞升的传说则与宋代大儒宋焘有重要关系。

  嘉靖《山东通志》最早记载了吕祖在长清度化靳八公一事,其言:







  宋靳八公,长清县靳庄人,家贫,市酒,相传纯阳真人屡至其家饮酒,八公出醇酿以饮之,未尝有厌意。一日复至,称有笃疾。卧于其家,痰其呕哕,索食面汤,时值家无,真人遂于葫芦取面付之为汤,食毕呕。余陈八公食之,遂登东山。作草书十字,不能辨,世传以为“号咷归别处,结彩便飞云”。同八公飞升而去,刻尚存39

  靳八公原是一卖酒之人,后得到吕祖点化,与吕祖同至东山成仙。吕祖为了度化靳八公,先后两次试探,最终度化成功。之后万历时《许文穆公集》《环碧诗斋》等记载均大同小异。清代,吕祖度化靳八公之故事发生了很大变化,增加了靳八公施瓜、靳八公为尚书后人等情节。

  白氏郎的故事在泰山一带影响很大,讲述了在泰山修炼的吕洞宾和白牡丹互生情愫,后白牡丹生下白氏郎,吕洞宾则损失了五百年道业。白氏郎自小和白牡丹住在一起,生活窘迫,后因白牡丹说错话,白氏郎被玉皇大帝抽了龙筋,遂发誓把天下的神灵都收到自己的葫芦里去。碧霞元君略施小计,白氏郎葫芦摔碎,里面藏的诸神都跑了出来,后来在那里建了楼阁“万仙楼”,泰山由此有了“泰安神州”之名。40据董阳美“万仙楼”题额,万历四十八年(1620)三月,岱麓三元宫住持董阳美募修万仙楼。据此,白氏郎的传说应产生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之后。万仙楼供奉神灵为王母娘娘和碧霞元君。万历年间,正是泰山碧霞元君信仰迅速发展的时期,在此背景下,出现了白氏郎的传说。此传说体现了泰山本地碧霞元君信仰与外来吕祖信仰之间的冲突和消长,体现了泰山碧霞元君信仰之强势,同时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吕祖信仰在泰山地区具有较大影响。

  关于虬在湾黑虬飞升的传说,明宋焘《泰山纪事》云:“郡城北二里,为吕公洞,旧传吕仙炼丹于此。又北数步,为虬在湾。吕公题诗石壁,虬常化作人形,对诗顶礼。一夕,吕公复至,虬请见。遂挥笔点其额,鳞角顿生,化龙飞去。”41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重修吕祖洞祠》亦曰:“迤北为虬在湾,相传纯阳炼丹泰山下,虬食之成仙,吕祖度之,没入此洞。”宋焘,字岱倪,号绎田,又号青岩,山东泰安汶阳镇宋家孝门村(今肥城宋家孝门)人,“泰山五贤”之一。宋焘解绶归里之后,撰写了《泰山纪事》一书,书中除记载了虬在湾黑虬飞升的传说之外,还记载了单道人点化宋焘的故事,其言:







  单道人,自称日照人。赤脚,挽双髻,破衲悬瓢,来访我于青岩洞中。为十日之饮,醉后意态粗恶。余初不知其为异人也。善幻术,倏忽变化,莫可端倪,后辞余去。隔岁余,州中有请箕仙者。仙降大书曰:我单道士也。书诗甚多,篆字奇古多不可读。但隐辨两句云:纯阳游岱岳,转转寻同侣。始悟,单字两口,日照者纯阳也。临行时曾留衲衣一,藤扇一。其衲衣因冬天寒冻,余给牧儿为夜盖之物。后并藤扇皆亡失,觅之不可得。及闻箕仙诗,始恨与吕公睹面而相失也42

  吕祖前往点化宋焘,但未成功。宋焘还曾撰写过一篇《吕公祠记碑》,碑文记载了吕祖点化的另外一个故事:






  郡城北三里许有吕公祠,羽客心元子所创建也。心元姓韩氏,世居泰山下。幼业儒,稍长权子母,隐于市,与世溷同,不自崖异。五十而契元理,捐家累,绝尘缘,栖心淡漠,择林麓佳处,结茅为屋。叠嶂环列,一水潆曲,大有武陵风景。乃构宇祠吕公,飘飘然黄冠道服矣。构甫成,见有羽流蓬首麻履而至,貌类病者,踞坐檐柱下,移时乃去。诘旦复来,投之金钱、甑饮,汔弗顾也。两足浮肿,履穿趾露,而行步如飞。心元微觉其异,尾而目送之,瞥然已失所在,始悟为吕公来也,而追无从矣。嗣是道念转坚,屏嗜去欲,啬神保和,勤而行之43

  羽客心元子创建吕祖祠之后,吕祖显化,坚强了心元子修道之决心。与吕祖点化宋焘对宋焘的影响不同,宋焘作为泰山五贤之后,在受吕祖点化后虽然因未认出吕祖而遗憾,但是却没有萌生抛却世缘、出家修道之想法,但是他坚信随着道心弥坚,心元子“定知纯阳师现形指授”,会被度化成仙的。因而,宋焘把这种修炼成仙的愿望寄托在心元子身上,希望通过心元子实现自己的修仙之愿望,故当郡人对心元子持观望态度时,宋焘“独心好之,结方外交”,由此可以看出宋焘作为一个儒家知识分子面对吕祖信仰的复杂心态。

  第二,围绕吕祖崇拜产生的杂剧。继明万历年间吕祖信仰在泰山一带产生了很大影响之后,崇祯五年(1632)济南历城人士叶承宗撰戏曲集《泺函》,内有杂剧《狗咬吕洞宾》,演义吕洞宾度化泰山大儒石介的故事。该杂剧根据《吕祖全书·谒石直讲》中有关石介故事演义而成。郑振铎《清人杂剧二集·题记》曰:“《吕洞宾》以俗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点缀成文,而平白添出石介一人,以洞宾度介为仙之事为中心。”44剧中写吕洞宾仙游至泰山,在云端上看见书生石介有仙风道骨,于是打算点化他。当吕洞宾来到石介住处的时候,发现石介外出访友,因为回来晚了,被奉符县捕衙蔡奇以“犯夜贼”拘捕。蔡奇鞭打了石介三十下,并唆使仙獒咬石介,后又把石介押送至东岳庙东廊。后石介在孙明复的举荐下,钦赐状元,官拜御史,衣锦还乡。此时蔡奇卑躬恭迎接新科状元还乡,仙獒也向石介摇尾乞怜。最后洞宾度化石介成仙而去。石介为宋初三先生之一,泰山学派的开创者。《狗咬吕洞宾》杂剧把吕祖信仰和泰山儒学代表石介关联起来,从一个侧面表明吕祖信仰传入泰山后,通过和泰山明儒相关联,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吕祖信仰与儒学之间的消长。

  由上可鉴,围绕吕祖崇拜产生的传说和杂剧中,白氏郎传说和杂剧《狗咬吕洞宾》是吕祖信仰传入泰山地区后,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反映了泰山吕祖信仰文化与泰山碧霞元君信仰、儒家学说等多种力量之间的冲突和融合。

  (作者为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教授。本文刊于《中国道教》2023年第6期。)

注:

1.学界对泰山吕祖信仰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个别吕祖遗迹的考述上,如吕继祥《西王母与王母池》(泰山文物风景管理局、泰山志编纂办公室编:《泰山志资料选编》第二辑)等,鲜有对泰山吕祖信仰整体的考查。

2.关于吕洞宾名、字、籍贯、年代的讨论,参见吴光正《八仙故事系统考论——内丹道宗教神话的建构及其流变》、吴亚魁《吕洞宾学案》、康豹《多面相的神仙——永乐宫的吕洞宾信仰》等著作。

3.参见洪怡沙《南宋时期的吕洞宾崇拜》,转引自康豹:《多面向的神仙:永乐宫的吕洞宾信仰》,齐鲁书社2010年版,第80页。

4.吕祖题刻现存泰山吕祖洞内。

5、10.(明)王子卿撰,周郢校证:《泰山志校证》,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212~213、363~364页。

6、17、34、35.(明)查志隆:《岱史》卷十五、卷九、卷四、卷十八,明万历傅应星刻本。

7、15.(明)萧协中著,赵新儒校勘:《新刻泰山小史》,民国二十一年泰山赵氏校勘本,第141、125页。

8.(清)唐仲冕:《岱览》卷十二,清嘉庆十二年(1807)果客山房刻本。

9.(清)宋思仁:《泰山述记》卷四,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刻本。

11.(清)孙星衍:《泰山石刻记》,古学汇刊本。

12、14、18、39.(明)袁宗儒修,(明)陆釴纂:《嘉靖山东通志》卷二十二、卷二十二、卷三、卷三十四,明嘉靖十二年(1533)刻本。

13.(清)马大相编,王玉林、赵鹏点校:《灵岩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65页。

16.《泰山志校证》云:“吕公洞:在岳之南麓,王母池侧,宋钱伯言记曰‘金母洞’。”[(明)王子卿撰,周郢校证:《泰山志校证》,黄山书社2006年版,第3页。]又《泰山道里记》言:“旁为吕公洞,唐双碑韦洪诗谓之‘发生洞’,宋钱伯言纪游谓之‘金母洞’。”[(清)聂鈫:《泰山道里记》,清嘉庆间南汇吴氏听彝堂刻《艺海珠尘》本。]考韦洪诗作于唐贞元十四年(798),钱伯言《游览记》作于宋宣和元年(1119),故吕公洞唐称“发生洞”,宋宣和年间名“金母洞”。

19.(清)吴锡麒:《游泰山记》,《有正味斋骈体文》卷十五,清嘉庆十三年(1808)刻本。

20.《岱史》卷十八《登览志》存李裕《登泰山记》文一篇,其中言:“成化乙酉春……有王母池……又北五十余步,曰吕岩,有吕仙石像。”成化乙酉为成化元年(1465),可见成化年间,吕祖洞也被称为“吕岩”。另外,《泰安县志》记载:“飞鸾泉东崖有王母洞”,注云:“古称金母洞,又名发生洞,传纯阳子炼丹于此,额曰‘吕公洞’。”(转引自吕继祥:《西王母与王母池》,《泰山志资料选编》第二辑,1984年,第51页。)可见,清代时民间也称呼吕祖洞为王母洞。

21.万历六年(1578)九月,诗人陈文烛游泰山,作《游泰山记》,中云:“至马棚崖,有墨‘三’字,风雨不灭,世传吕洞宾书。”[(明)陈文烛:《游泰山记》,《岱史》卷十八《登览志》,明万历傅应星刻本。]

22.白云洞位于岱顶天街中段,明王士性《岱游记》云:“下天门,入侧径,拜吕仙像,傍树‘雨天下’三字石碣者,白云洞也。”[(明)王士性:《五岳游草》卷一,清康熙刻本。]洞曾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民国二十二年(1933)重修。

23.蔚然阁吕祖洞位于泰山山后碧霞元君庙,庙内万历年间修建圣母寝宫楼一栋,上下三层,底层为吕祖洞。成书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的《泰山道里记》云:“独足盘东北为元君庙,内有万松亭……自东而上为蔚然阁,下祀吕仙。”[(清)聂鈫:《泰山道里记》,清嘉庆间南汇吴氏听彝堂刻《艺海珠尘》本。]

24.明崇祯五年(1632)《“修盖团瓢”题刻》,现存重阳宝殿内北墙。

25、26.(清)凌绂曾修,(清)邵承照纂:《肥城县志》卷二,清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

27.关于吕祖蓬莱派,参见张琰:《全真道吕祖蓬莱派及其祖庭考》,《中国道教》2018年第4期,第59~63页。

28.(清)聂鈫:《泰山道里记》,清嘉庆间南汇吴氏听彝堂刻《艺海珠尘》本。

29.(清)金棨撰:《泰山志》卷十,清嘉庆十三年(1808)刻本。

30.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二,民国十八年(1929)泰安县志局铅印本。

31.泰山吕祖洞中供奉吕洞宾,但是与其有一河之隔的王母池吕祖殿中供奉的主神仍然是吕洞宾。陶山纯阳宝殿供奉吕洞宾,而位于小泰山西麓北端西侧山崖中部的八仙洞中则供奉传说中的八仙,但因吕仙村有吕祖团瓢单独供奉吕洞宾,因而八仙祠中只供奉除吕洞宾之外的七仙:钟离权、铁拐李、曹国舅、张果老、蓝采和、韩湘子、何仙姑。

32.民国二十二年(1933)《重修玉皇阁碑记》,今存岱庙大殿西侧。

33.(清)易佩绅:《登岱记》,《函楼文钞》卷五,《清代诗文集汇编》第703册,第78页。

36.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重修吕祖洞记碑》,碑今存吕祖洞洞口北侧。

37.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重修吕祖祠记》,今嵌吕祖洞外壁。

38.碑现存泰安市泰山扇子崖圣贤洞,立碑时间不详。

40.关于白氏郎的故事,参见陶阳、徐纪民、吴锦编:《泰山民间故事大观》,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18~25、251~254页。

41、42.(明)宋焘:《泰山纪事》卷三、卷三,明万历刻本。

43.(清)黄钤纂修:乾隆《泰安县志》卷七《寺观》,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刻本。

44.(明)叶承宗:《狗咬吕洞宾》,王绍曾、宫庆山编:《山左戏曲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86页。

长 按 二 维 码
关 注 我 们

微信号:zhongguodaoxie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