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台湾省北港朝天宫的装饰艺术与吉祥文化
最新动态
台湾省北港朝天宫的装饰艺术与吉祥文化
2024-06-221


  北港朝天宫位于台湾省云林县北港镇中山路178号,亦称北港妈祖庙。相传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由树璧和尚从福建省湄洲朝天阁携来妈祖像来到笨港北岸(即北港),当地人士先建小祠庙奉祀,随后香火渐旺而得以扩建。雍正八年(1730)重建,取名“笨港天后宫”。乾隆十六年(1751)重修。乾隆三十六年(1771)笨港县丞薛肇煌募捐1.5万元再次兴建,3年后竣工。咸丰四年(1854)台湾训导蔡如璋倡议募捐2万元重修。光绪二十一年(1895)遭遇火灾焚毁拜亭。光绪三十一年(1905)遭遇大地震,建筑几乎完全毁坏,两年后开始翻修,于1912年初竣工,花费15万元,3万多人参与捐献。1959年重修正殿屋顶,至1963年竣工。
  吉宏忠主编的《道教大辞典》中“港澳台道教宫观”栏目专门介绍了北港朝天宫的建筑概况:“该宫为中国宫殿式建筑群,四进。宫门前有一广场,石地石墙,设有正、左、右等出入口。正面入口两侧置一对小石狮,墙头有四海龙王石像。宫门一分为三,中为山川门,右为龙门,左为虎门。山川门前,立有一对蟠龙巨柱,另有一对石狮。龙虎二门楹柱下各置一对石盾。三门的墙壁上,装饰有种种雕刻。第二进为正殿,即妈祖圣母殿……东西两厢供奉注生娘娘、境公主和福德正神。第三进中室为观音佛祖殿,供奉观音菩萨,右室为三界公殿,供奉三官大帝。左室为五文昌殿,供奉五文昌。……最后一进是圣父母殿和供奉历代住持神主的开山厅。”1
  1929年,日本学者增田福太郎在田野笔记《南岛寺庙采访记》中记录了当时北港朝天宫的信仰情况:“参赛朝天宫者虽因丰歉而有增减,一年大约有二十万至三十万人。自旧历正月起至三月二十三日圣母诞生日止为进香期,这期间参拜者最多,约达一年中的三分之二……一年间在朝天宫焚烧的金银纸有十五万至二十万元,其他香、供品等亦约超过十万元上下。”2又据相关资料介绍,1963年竣工之后,朝天宫的参访信众年逾400万众。

  由于投入了巨额资金不断加以修缮,再加上住持从20世纪初开始就从福建、台湾各地延揽能工巧匠,如籍贯漳州南靖、出生于台北、被誉为台湾寺庙建筑大师的大木匠师陈应彬,籍贯泉州惠安的石匠师蒋文山、蒋栋材父子,台南的彩绘匠师陈玉峰;泥塑剪黏大师有籍贯泉州市同安区的柯训、厦门的洪坤福及其徒弟江清露等。匠师们的精心制作,终使北港朝天宫以神圣庄严、富丽堂皇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其建造工艺、装饰艺术等颇具特色。



祈求吉庆



朝天宫“祈求吉庆”石雕

  在三川殿的对看堵上有“祈求吉庆”石雕图稿,采用剔地起突雕刻技艺。李剑平编著的《中国古建筑名词图解辞典》中指出:“此工艺特点,是突出主题,增强石雕的立体感,在建筑中可以成为独立的艺术品。……这种技法首先是在经加工后的石材上,用墨线绘制纹样,依纹样剔去四周的荒料,所留纹样部分则进行细致雕刻,使形象物体突起。”3“祈求吉庆”图稿通常两幅为一组,一幅为“祈求”(旗球谐音),一幅为“吉庆”(戟磬谐音)。人们之所以来到寺庙宫观,主要目标就是为了祈求吉庆,所以该题材图稿最为常见。朝天宫“祈求”图稿中刻着一个将军左手挥舞令旗,而童子左手执球坐在麒麟背上。童子坐麒麟也有“麒麟送子”的意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麒麟是吉祥的象征,民间认为拜麒麟可得子。《瑞应图》云:“麟者,仁兽也。牡曰麒,牝曰麟,不践生虫,不折生草,不群居,不侣行,不食不义,不饮汙池,贤者在位则至。”4唐代诗人杜甫作《徐卿二子歌》:“君不见徐卿二子生奇绝,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吉庆”图稿中的将军左手持戟,右手叉腰,十分威武,而童子则双手持磬,左脚抬起,显得玲珑可爱。该图稿可能因空间富余,在上方多刻了一个亭子,出现慈母教子的形象,这种情况在一般的闽台古建“祈求吉庆”图稿中是没有的。



渔樵耕读



朝天宫“渔樵耕读”石雕

  正殿廊墙的石堵上,采用剔地起突的雕刻技艺,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渔樵耕读的田园牧歌形象。一位老渔夫稳坐在船头,中年人坐在船中央正在奋力撒网;一个农民肩扛着锄头,小孩子正骑在牛背上,正是耕作的图景;樵夫戴着斗笠、负薪从山上走下石梯;书生骑在马上,悠闲地摇着扇子,书童跟在他后面挑着经籍。实际上渔樵耕读的人物形象有其历史原型,据黄利平《清代民国广府壁画故事》等资料介绍,渔指的是东汉著名隐士严光,作为光武帝的同学兼好友,婉拒了朝中做官的邀请,而隐于浙江桐庐垂钓;樵指的是西汉时期的朱买臣,起初家庭贫困,却勤学不辍,靠卖柴为生,妻子无法忍受而改嫁,朱买臣后来经同乡推荐官拜中大夫;耕指的是虞舜在历山耕种并教导百姓;读指的是苏秦未发迹时被亲人嘲笑而发奋苦读,用铁锥刺股避免打瞌睡,终于身佩六国相印。5渔樵耕读是古代农耕社会的重要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却受到古代文人的推崇,被誉为“四逸”,成为官员退隐休闲、逍遥自在的象征。


屋顶剪黏



朝天宫屋顶剪黏

  朝天宫的屋顶装饰展现了华丽的剪黏艺术。剪黏工艺常见于广东潮汕、闽南以及台湾地区,“是一种剪花的装饰技术,以铁丝为骨,灰泥为肉,塑出人物、鸟兽及花草造型,外皮再以钳子剪下碗片或彩瓷嵌上的装饰品。多用于寺庙、屋宅之屋顶主脊或水车垛上的装饰,通常将石灰、海菜、糖水等捣碾作为黏合剂,近年使用的材料则常用玻璃片或塑胶片代替”6。朝天宫屋顶剪黏有麒麟送子、福禄寿三星、三国故事等题材,包含人物、龙凤、狮子、天狗、锦鸡、牡丹、菊花等形象,刻画生动细致、惟妙惟肖。



螭龙软图



朝天宫灵虚殿中门格窗上的螭龙软图
  在灵虚殿中门两侧的格窗上,有螭龙软图构成的“功参造化、德配乾坤”八个大字。传说龙生九子,其一为螭龙(或称螭虎、夔龙),生性勇猛贪吃,最后连自己也吃了。屈原《大招》云:“螭龙并流,上下悠悠只”,王逸曾对此作注:“悠悠,螭龙行貌也。言海水之中,复有螭龙神兽,随流上下,并行游戏,其状悠悠,可畏惧也。”7螭龙图案在宫庙装饰中十分常见,王庆台《四点金》指出,从大陆传到台湾的工艺装饰图案,保存最多的就是螭龙九曲饰字,其造样变化富丽繁多,十分好看。8

  灵虚殿是中国神话中水宫的名称,殿前有联“凌汉万光通四极,虚灵九气贯三元”。该联与“功参造化、德配乾坤”一样,同是对妈祖的赞颂。在北港朝天宫,最引以为豪的赞颂匾额是置放在圣母殿神龛上方,由清朝雍正皇帝御笔书写的“神昭海表”匾。据蔡相煇编撰《北港朝天宫志》载:“康熙六十年,蓝廷珍平定朱一贵,以神有功于救乱,雍正四年正月十七日,题请恩赐匾额联章,悬挂湄洲、台湾、厦门三地庙宇,以答神庥。是年五月十一日,帝乃交由内阁颁下匾额御书‘神昭海表’四字,经蓝廷珍召匠恭摹字样,绘成匾式,分送三地依样制作悬挂。是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总兵林亮会同文武官员,恭迎至祠,敬谨悬挂者。”9此后,光绪皇帝亦曾御赐“慈云洒润”匾额。



聚奎阁联



朝天宫聚奎阁
  聚奎阁在正殿西侧,创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最初是儒生以文会友的场所,所以聚奎阁的对联带儒家色彩。有三对藏头联,其一“聚合群英崇圣道,奎联五宿启儒宗”,该联开宗明义要阐扬“圣道”,指的自然就是儒家之道;其二“聚蒸士气扶名教,奎朗文光射斗牛”,该联提议聚集士子同声共气,令当地文坛熠熠生辉;其三“聚焕星华光紫极,奎联璧影耀微垣”,该联含义则更进一层,不但要焕发光彩,而且光芒更盛。10三联联首分别藏“聚奎”二字有其特殊意义,因为天上的“奎星”主文章,“奎”又与“魁”谐音,是科举考试夺魁的象征。


两岸神缘



  北港朝天宫与福建有着甚深的渊源,不但参与修建的匠师和使用的技艺多源自福建,就连主神天上圣母亦来自福建湄洲,从朝天宫的楹联文化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渊源关系。如大门联云:“古昔湄州昭圣迹,即今寰宇付慈云”,左门联云:“圣迹肇湄洲,浪静风平,天监永赫;母仪昭北港,民康物阜,泽沛无量”,圣母殿联云:“圣迹溯湄洲,蹑电飞升,八百载神灵遐布;慈云庇台岛,安澜永庆,亿万家顶祝馨香”,圣父母殿联云:“积善甲湄洲,广被双亲,恩波浩大;庆云笼北港,覃敷四海,黎庶平安。”由于双方的神缘,1988年9月12日,北港朝天宫与湄洲祖庙缔结了至亲盟。1989年,双方互赠妈祖石雕像。1996年,湄洲祖庙赠送北港朝天宫首德妈祖像。2001年,北港朝天宫妈祖“分灵”至天津市南开区天后宫供奉。2011年,海峡两岸元宵佳节妈祖灯会举办,以“妈祖亲缘,情系两岸;同祈上元,共享升平”为主题,福建湄洲妈祖祖庙、台湾云林北港朝天宫两地同庆。2014年,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在莆田成立,包括北港朝天宫在内的台湾妈祖宫庙集体加入,促进了两岸妈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近年来持续举办的海峡论坛还专门开辟了妈祖文化活动周,这位天上圣母的社会功能从神圣转向世俗,共同见证着两岸一家亲。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本文刊于《中国道教》2023年03期。)

注:

1.吉宏忠主编:《道教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第638页。

2.增田福太郎著,黄有兴译:《台湾宗教论集》,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2001年,第224页。

3.李剑平编著:《中国古建筑名词图解辞典》,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第221~222页。

4.中国美术全集编委会编:《中国美术全集》第22卷,“绘画编·民间年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55页。

5.黄利平:《清代民国广府壁画故事》,广州:广州出版社,2017年,第180页。

6.李乾朗:《台湾古建筑图解事典》,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第131页。

7.姜亮夫:《楚辞通故》,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12页。

8.王庆台:《四点金》,新北:自行出版,2016年,第76页。

9.蔡相煇编撰:《北港朝天宫志》,北港朝天宫董事会印行,1989年,第146页。

10.苏民生、常江、王玉彩编著:《台湾风景名胜对联大观》,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年,第238页。


长 按 二 维 码
关 注 我 们
微信号:zhongguodaoxie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